新闻中心

“产城融合理念下的产业社区探索与实践”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12-09 10:15:00 浏览量:

12月9日上午10点,题为“产城融合理念下的产业社区探索与实践”的讲座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丽泽楼C401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特别邀请了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所所长李吉墉高级工程师做主讲报告。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郑重老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姜璐老师点评,《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两个平行班的学生共同出席了本次讲座。



图1 郑重老师主持

讲座分为四部分展开:认识珠海产业园、产业社区—理论、产业社区—实践、关于未来的思考。李吉墉所长首先带领大家回顾了珠海这座城市的变迁与发展。他指出,珠海城市发展是一个由海成陆的过程,历经多年努力,珠海已经从一个渔村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的滨海城市。随后,他详细介绍了珠海最新的城市规划,即形成“一主一副,一特一优,若干组团”的全域城市空间格局。这一规划旨在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为珠海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图2 李吉墉所长分享

(1)认识产业园

在认识珠海的基础上,李所长进一步带领大家了解了珠海的产业园区。他提到,珠海目前拥有十大产业园区,这些园区从东向西逐步扩张,成为珠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他通过数据展示了珠海产业园区的就业密度和住房比例,揭示了产业园区在促进就业和改善居住条件方面的积极作用。

(2)产业社区—理论

在讲解产业社区—理论环节,李所长深入阐述了产业社区的发展背景,并提出了“要像做社区一样做产业”的理念。他强调,产业社区不仅仅是产业的集聚地,更是人才的聚集地。因此,产业社区的发展需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3)产业社区—实践

在讲解产业社区—实践环节,李所长结合珠海的实际情况,从市级、区级、片区、项目四个层面详细介绍了产业社区的实践探索。在市级层面,珠海市政府制定了明确的产业社区发展目标,并谋划了相应的策略,为产业社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在区级层面,珠海各区政府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系统谋划了产业社区的发展路径,并进行了近远期的铺排。以高新区为例,李所长结合个人体验,详细讲解了高新区的产业社区发展实践。他提到,高新区通过制定规划建设指引、工业用地配套设施集中布局实施方案等措施,优化了产业园区的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产业园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同时,高新区还注重产业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建设时序安排和空间特色营造等措施,为产业社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片区层面,李所长以南屏科技园为例,深入剖析了产业社区从“南屏工业园”到“南屏科技生态新城”的转型升级过程。他提到,南屏科技园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产城分离、绿城割裂、客货交通冲突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南屏科技园通过实现土地集约高效利用、营造山环水绕的绿色共享城区、构造内外畅达的便捷交通体系等措施,成功实现了产业、交通、民生的多方提升。在项目层面,李所长强调了详规尺度和指标落地的重要性。他提到,产业社区的发展需要注重项目的细节规划和实施效果,确保项目的落地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还需要注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强化环境管理等措施,提升项目的综合效益。

(4)未来展望

对未来的思考,李所长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数据资产,未来已来;未来大量财富可能在数据空间。”在数据场景时代,规划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李所长强调,未来的城市规划需要更加注重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应用,通过数据的力量来推动规划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前瞻性。



图3 李吉墉所长谈珠海未来

讲座结束,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姜璐老师对李所长的报告进行了点评。她指出如何使课堂讲授内容更加实用、如何转变思维范式是大家面对的共同议题。她鼓励同学们要积极思考、勇于创新,为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4 姜璐老师总结

在最后提问环节中,同学们积极向李所长提问。瞿彬同学询问了香洲老工业区的规划问题;赵洋同学则关注了城市功能区规划的意义和发展趋势;姜璐老师则就如何确保规划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出了疑问。李所长针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并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图5 同学积极提问

本次讲座不仅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珠海产业社区发展的平台,还激发了大家对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思考和创新。通过本次讲座的学习和交流,相信师生们将更加深入地理解产城融合理念下的产业社区发展之道,为珠海乃至全国的城市规划与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图6 师生合照

文章来源:南国地理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