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我们用地理经纬丈量文明的高度;脚踏热土,我们用山河星斗书写教育的诗行。从青藏高原的科考营地到黄河岸边的生态讲台,从遥感卫星的算法模型到三尺讲台的粉笔春秋,一代代师大地理人以“星”为引,以“地”为基,在天地之间架起领航的灯塔。
让我们循着优秀地理学子邓子柔的青春足迹,共同开启这场“星地领航”的时空对话。
01 领航人介绍
邓子柔,来自2021级地理科学专业,中共预备党员,现已推免至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专业,曾获京师二等奖学金、竞赛二等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学金奖项,担任班级文体委员学生工作。
她积极参与各项科研项目与学术竞赛,如大学生科研训练与创新创业项目、“淇澳杯”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等。
课余时间里,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参与校“明月杯”篮球赛、校运会等活动,累计志愿时长达200余小时。
02 领航人经验分享
一、推免经历
前期准备
1. 信息搜集与联系导师
在大三下学期,可着手搜集各院校的夏令营通知,包括但不限于密切关注院校招生公众号、官网信息,并与同专业同学交流。确定目标院校后,可积极投递简历并联系感兴趣的导师。
2. 知识点复习与面试准备
在整理夏令营所需资料的同时,可以详细回顾科研项目的过程、方法和成果,确保对项目的高度熟悉。期末考试结束后,可以集中精力开始复习感兴趣方向的专业课程,并重点掌握与自己科研经历相关的基础知识点。七月初,根据不同院校专业需求,准备中英文自我介绍、PPT,并参考社交媒体经验,准备面试问题。
夏令营
可以根据夏令营提供平台与意向导师线下见面,进一步了解导师具体研究方向及确定自己的兴趣是否匹配。
预推免
大四上学期开学前后,即八月至九月,我们可以密切关注目标院校的预推免通知。
按时报名参与预推免,联系感兴趣的导师,并在校内提交推免资格材料。九月底,参加预推免并通过审核,获得名额后填报系统,完成推免流程。
二、学术经历
1.“朋辈研学”项目
大一时,可以参加一些技能学习类的朋辈研学小组,如数学建模小组等,初步学习一些编程技能,为后续参与竞赛或科研活动奠定基础。
2.科研助理申请和科研项目申报
大二上,可以申请成为感兴趣方向导师的科研助理,进行一些基础科研训练的同时,询问老师关于科研训练项目的建议,并在他们的指导下进行科研项目申报。同时,可以与同学多加交流,讨论后找感兴趣或者想尝试方向的导师进行指导,组合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三、活动经历
1.在服务中提升自我
在课余时间,我参与了社区、学校的多项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志愿时长达203小时。这些经历让我将个人成长与服务社会紧密相连。
2.在实践中增进本领
在自然地理、GIS和遥感综合实习中,我得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实习促进了知识的内化,加强了我对科研相关软件和硬件的使用能力。
四、未来规划
我计划继续深入学术研究,系统性地学习并掌握专业领域内的前沿知识,以此为基础,攻读博士学位。并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深化对专业问题的理解,拓宽研究视野,培养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愿北师大地理学子,以山河为卷、以初心为笔,在星辰与大地的交响中、在领航人的引领下续写属于北师大地理人的传奇!
文字丨黄雨虹
编辑丨张郁淋
审核丨赵洋
网页丨杨贻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