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风采

经纬领航丨张育菁:沉淀、破茧与抵达

发布时间:2025-05-27 08:00:00 浏览量:

仰望星空,我们用地理经纬丈量文明的高度;脚踏热土,我们用山河星斗书写教育的诗行。从青藏高原的科考营地到黄河岸边的生态讲台,从遥感卫星的算法模型到三尺讲台的粉笔春秋,一代代师大地理人以“星”为引,以“地”为基,在天地之间架起领航的灯塔。

让我们循着优秀地理学子张育菁的青春足迹,共同开启这场“星地领航”的时空对话。

01 领航人介绍

图片

张育菁,来自2021 级地理科学专业,中共党员,推免至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曾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外研社杯 ”全国英语写作大赛省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竞赛一等奖学金等,曾担任会同书院学生会 学术文化部干事、书院党建工作室组织建设部干事、班级组织委员。

她拥有丰富的学术经历:英语四级 642 分、六级 612 分,参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 练计划 ”项目、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会同杯 ”科研基金项目、“淇澳杯 ”地理科学大学生科研项目等。

她积极参与与各类实践活动:参加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志愿活动、珠海校区全民健身运动会、珠海校区第一届“太阳杯 ”女子足球联赛等;累计志愿时超 160 小时。


02 推免人经验分享

(一)推免经历

推免对我来说是一段难忘且曲折的历程,很荣幸能在此分享一些心得,希望能给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些帮助。

首先,要尽早准备个人资料。夏令营报名通常在大三下学期的 5、6 月开始,这段时间临近期末考试,课程作业和考试的压力较大,容易让人应接不暇。我当时就因为没有提前准备,导致应对得很匆忙。建议有推免打算的同学,寒假期间就准备好中英文自我介绍、个人陈述、简历、照片等资料。夏令营报名开始后,用表格整理各个高校的报名截止日期、所需资料等信息。夏令营报名表一般需要学校部门盖章,大家要根据学校通知,尽早联系部门老师申请盖章,以免耽误报名。

其次,日常要注重英语口语练习。无论是夏令营还是预推免面试,都会有英文自我介绍、文献朗读翻译、英文问答等环节。我在夏令营和预推免面试中,自我介绍后都被要求朗读并翻译一面 A4 纸(字体较大)的英文文献。良好的口语水平不仅能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还能给老师们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

最后,推免的道路上可能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挫折,我们需要不断调整心态,不要轻易放弃。同时,也可以适当做一些其他准备,避免自己陷入没有选择的困境。

图片


(二)学术经历

在科研项目方面,我并没有特别突出的成绩,更像是在迷茫中不断探索。由于高中阶段没有选读地理,大一大二时我还没有明确的读研方向,所以先后参与了不同方向的训练项目。

在科研训练过程中,我逐渐养成了阅读文献的习惯。起初,阅读英文文献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一句话里出现两三个生词,我就想偷懒用翻译软件整段翻译。但后来,我逼着自己独立阅读,努力厘清段落大意,慢慢地,我不用依赖翻译软件就能大致明白段落意思了。这个过程也培养了我从文献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此外,科研训练还培养了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参与的项目,大家一定要全程跟进,确保自己熟练掌握技术流程和研究方法。在推免过程中,关于科研的问答常常会涉及技术方法的细节。比如,我在夏令营面试中就被问到了大创项目里运用的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原理和实现过程。

总体而言,建议学弟学妹们尽早参与科研训练,勇敢尝试不同方向,在深入了解之前,不要轻易给自己设限,耐心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同时,要注重培养阅读文献的能力,这会为我们打开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对待参与的科研项目要认真,扎实学习技术方法,不断训练科研思维。

图片


(三)学习状态

大一的时候,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体验大学生活的兴奋中,现在回想起来,很后悔当时很多课程都没有学扎实。大二开始学习专业课程,起初我不得要领,只是机械地记录课件上的笔记,缺少自己的思考,对很多知识的理解也停留在表面,所以一到期末复习阶段就非常痛苦。直到大二下学期,情况才有所好转。在这里,我想把这期间的经验教训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参考。

第一,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地理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单纯靠死记硬背很难掌握其精髓。通过思维导图,能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网络。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思考梳理,培养学科综合思维。推免面试中的专业问题大多具有综合性,重要的是运用地理思维去分析问题,而不是单纯复述知识点。

第二,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留意积累生活中的学习案例。专业综合实习、实践活动以及课程实习,都是提升综合能力的宝贵机会。在活动中,要跟随老师的引导积极思考,在小组合作中主动学习新方法来解决研究问题。这样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在推免的专业问答中灵活应对,做到举一反三。比如我在预推免面试时,抽到的专业问题是 “城市更新的含义是什么?举例说明”。我以深圳市为例,列举了城中村改造、茅洲河治理、科技园更新、创意文化园建设等案例,这些案例大多来源于平时的积累。

第三,要积极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无论是课堂作业、课后复习,还是平日里遇到的疑惑,都不要害怕与同学讨论,或者向老师请教。多和同学交流,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拓宽思路;经常与老师沟通,能获得高屋建瓴的指导,帮助我们理清思路。

最后,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劳逸结合。大学的学习任务依然繁重,只有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更好地应对学习。大家可以培养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在疲惫时用来调剂身心。比如我就很喜欢踢足球,之前周末会和朋友一起踢球,在绿茵场上奔跑的时候,所有的烦恼都会抛诸脑后。

在近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我遇到了不少问题,非常感谢老师们的耐心指导和同学们的热心解答。尤其要感谢其他几位推免同学,在紧张的推免阶段,他们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

最后,我想把记录在日记里的一段话分享给大家。这段话在很大程度上坚定了我当初选择地理专业的决心,在我许多焦虑彷徨的时刻,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那是大一分流前的地理专业介绍会,当时我还不确定分流方向,谢云老师在介绍地理专业学生的特点时说:“咱们地理专业的学生应该心胸开阔,当你走遍山河各地,见识了山川湖海、日升月落、斗转星移,就不会再被眼前的烦恼所束缚,也不用再为小事而困扰。”

由衷祝愿大家都能在未来的学习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更希望大家都能尽情享受美好的大学生活!


图片图片


文案丨黄雨虹

编辑丨董颖

审核丨赵洋

网页杨贻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