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普

【下知地理】遥感篇|典型地物反射光谱曲线

发布时间:2025-01-05 15:57:00 浏览量:

了解典型地物反射光谱曲线对于地理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地物反射光谱曲线展示了不同波长的电磁辐射被地表物体反射的比例。它如同指纹一般独特,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识别和区分各种地表覆盖类型,如森林、水体、农田和城市区域等。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这些曲线,可以获取关于植被健康状况、土壤性质、水质情况等重要信息。以下是几类典型地物的光谱曲线。

(1)植被:①可见光波段0.4~0.76µm处有一个反射峰值,大约0.55µm(绿)处;②两侧0.45µm(蓝)和 0.67µm(红)有两个吸收带;③近红外波段0.7~0.8µm有一反射陡坡,至1.1µm附近有一峰值;④由于叶绿素的影响,植被对红光和蓝光波段的吸收作用强,对绿光的反射强,这也是大多数植被呈现绿色的原因;⑥受水分子吸收的影响会在l.4µm、1.9µm、 2.6µm附近形成吸收带,吸收带之间的1.6µm和 2.2µm处常存在着明显的反射峰。



图1

(2)土壤:

①土壤的反射率总体上随着波长的增加而增加,尤其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②自然状态下土壤表面的光谱反射率没有明显的峰值和谷值,波谱曲线较为平滑;③土壤反射率与土壤类型、氧化铁含量 、矿化程度、土壤结构等因素有关,如土质越细反射率越高,有机质含量和含水量越高反射率越低;④若土壤中氧化铁含量多,则土壤大多数呈红色。氧化铁在0.9µm有一个宽的吸收带。



图2

(3)水体:

①水体对一定波长的电磁波透射能力较强,尤其是0.45~0.56µm的蓝绿光波段,一般水体的透射深度可达10~20米,清澈水体可达100米的深度;②水体的反射主要在蓝绿光波段;其他波段吸收都很强,特别到了近红外波段,吸收更强;③含叶绿素的清水反射率峰值在绿光段,水中叶绿素越多则峰值越高,近红外波段反射率明显提升。清澈的水体反射较小,蓝光波段反射最高,随波长增加反射率降低,在近红外波段反射率为0。水中含泥沙时,由于泥沙散射,可见光波段反射率会增加,峰值出现在黄红区。



图3


图片来源:

1https://www.cnblogs.com/tangjielin/p/16899167.html

2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25565-1039642.html

3https://www.bjbiopute.cn/Wenzhang/detail/id/858.html


整理:闫琼月,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022级地理科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