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这颗蓝色星球,作为太阳系中第三颗行星,是目前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她是我们生命的摇篮,承载着丰富的自然景观、拥有着深邃的历史,人类只是她年轻的孩子。
1.地球的半径: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公里。
2.地球的表面积:地球的表面积大约为5.1亿平方公里。
3.地球的自转周期: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3小时56分4秒,即一个恒星日。
4.地球的公转周期: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25天,即一个恒星年。
5.地球的赤道周长:地球赤道的周长大约为40075公里。
6.地球的轴倾斜角度:地球的轴倾斜角度,也称为黄赤交角或地轴倾角,是指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其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面)的倾斜程度。这个角度大约为23.5度(更精确地说是23.44度)。
7.地球的重力加速度:地球的重力加速度是指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因地球引力作用而自由下落时所经历的加速度。通常用符号g表示,标准值大约为 9.80665 m/s(米每二次方秒)。这个数值是在海平面处、纬度45度的位置定义的标准重力加速度,可用于各种科学和工程计算。
8.地球的大气组成:地球大气主要由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和少量其他气体组成。
9.地球的海洋面积:地球表面约71%被海洋覆盖,陆地面积仅占29%。
10.地球的最高点:地球的最高点是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为8848.86米。
11.地球的最低点:地球的最低点是马里亚纳海沟,深度约为11034米。
12.地球的磁场:地球磁场主要由地球外核中的液态铁镍合金流动产生,这一过程被称为地磁发电机效应。地球内部的热量驱动这些熔融金属物质进行对流运动,在自转的影响下形成了电流,进而产生了磁场。这种机制是动态的,意味着地球磁场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包括强度的变化、方向的反转等。
13.地球的板块构造:全球被划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澳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板块以每年1厘米到10厘米的速度移动,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移动,导致地震和火山活动。
14.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据估计,地球上有超过870万种生物物种,其中只有约140万种已被人类命名。
图片来源:
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q=%e5%9c%b0%e7%90%83&form=HDRSC2&first=1
整理:闫琼月,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022级地理科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