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素娥镜,大漠月牙泉。星草弄清影,铁鱼悠玉潭。”
“一弯新月落人间,水色山光别有天。风逐沙飞填不尽,泉涌涟漪越万年。”
鸣沙山和月牙泉是敦煌的重要地标。在近千年的历史中,月牙泉为何始终未被鸣沙山淹没?这是风积地貌的典型,是风与沙的鬼斧神工。
月牙泉因较低的地势汇水而生,也因此得以安存。月牙泉发育于鸣沙山中,较低的地势使风沙袭来时在周围的沙山中形成向上的气流,将山底的沙“送”回沙山上,月牙泉得以安存,鸣沙山持续发育。
“风吹进沙丘形成的环山洼地会产生向上的运动方式,吹来的沙土又被送回高大的沙山。”
图1 月牙泉
沙漠地带,沙丘是风积地貌的最重要形态,沙丘在中国沙漠里分布面积最广大,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波涛起伏、浩瀚无垠的茫茫沙海。沙丘有流动和固定、半固定之分。流动沙丘的表面植物覆盖极少,风沙活动强烈,流动性大;半固定沙丘的表面,植被呈斑块状分布,覆盖度在15~40%,有局部风沙活动,流动性较小;固定沙丘有密集的植被覆盖,覆盖度超过40%,不易被风吹蚀,比较稳定。
沙丘的形态初看起来很单调,但中国沙漠由于各地风、水分、植被等条件的不同,沙丘形态是十分复杂多样的,而且很有规则性。 风速、地面结构、下垫面性质改变或遇障碍物等,都会改变风沙流的容量。容量减小时饱和风沙流中的物质就从气流中跌落,发生堆积,从而形成各种风积地貌形态,其中最突出的是各种沙丘(横向沙丘、纵向沙城、星状沙丘、圆形沙丘)、平沙地以及风积与生物堆积混合形成的灌丛沙堆等。
按塑造沙丘形态的风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可分为以下三个类型:
①垂直于风向的横向沙丘形态—新月形沙丘、沙丘链和复合型沙丘链。
②平行于风向的纵向沙丘形态—新月形沙垄、沙垄和复合型沙垄。
③多方向风作用下的沙丘形态—金字塔沙丘。
横向沙丘
新月形沙丘:是一种最简单的横向沙丘形态。
顾名思义,新月形沙丘最显著的形态特征,是其平面图形如新月,沙丘的两侧有两个向前伸出的角(翼)。
新月形沙丘的剖面形态是有两个不对称的斜坡。
新月形沙丘的高度不大,一般在1-5m,单个新月形沙丘大多零星分布在沙漠的边缘地区。
图2 新月形沙丘
新月形沙丘迎风坡坡形微凸而平缓,背风坡地形下凹,坡度较陡;两侧有近似对称的两个尖角,就是沙丘的两翼,两翼延伸方向指向下风向。
纵向沙丘
纵向沙丘、沙垄在世界沙漠中占过半的面积,在亚热带信风沙漠中更是普遍。
如北非撒哈拉的利比亚沙漠及中国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和柴达木盆地等地区,有大面积的纵向沙丘分布。
纵向沙垄沙垄表面叠置着许多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
图3 沙垄
图4 沙丘图解
除这些大中型地貌外,还有小型的风积地貌:横向的有沙纹(一般波长2.5~25厘米,高0.5~l厘米)和沙脊(一般波长0.25~2.5米,高2.5~60厘米),见于平沙地和沙丘的迎风坡;纵向的有沙条,宽数米,厚仅数厘米,长则可达数百米。如埃及南部一个平坦沙原上的沙条,宽1~3米,厚1~2厘米,长达500米,间距40~60米。
风积物一般是沙,但在强风区则可以是细砾,更细的物质还有黄土。如中国新疆艾比湖岸的砾波、库尔图河大桥以南9公里处东岸的砾丘等。同样也存在比沙细的物质组成的风积地貌,如新疆昆仑山北麓海拔2500~4000米山坡及山脊、山顶上覆盖的一层(厚数十厘米到20米)亚沙土。风力堆积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形态。它们是在干燥气候和沙质来源丰富等自然条件下,由风力作用堆积而成,沙丘是其最基本的形态。
整理人: 惠熙原,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023级地理科学专业
参考:
非常地理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8208777
航拍中国 甘肃篇
图源:
航拍中国
AmazingChina美丽中国《美丽中国 沙山中的奇观-月牙泉》-Crescent Spring in the Des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