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轻松,其实沙漠没有你想的那么恐怖。
焦灼烈日炙烤着寸草不生的荒芜地带,在这里需要时刻提防,因为不知何时的一场“暴动”,就会吞噬掉眼前一切。
人们清楚沙漠强大的毁灭力量,因此采取了多种治沙措施,像是在草方格里种植梭梭、柽柳等沙漠植被,培养抵御黄沙的精兵强将,在流沙之上编织起象征希望的“生物结皮”,以此来帮助沙漠完成逆天改命,毛乌素沙地就是例子。
但,是否所有的沙漠都可以且需要“逆天改命”?沙漠带给世界的又是否只有灾难呢?
答案是否定的。由于沙漠的形成原因不同,并不是所有沙漠都可以且需要被治理,毛乌素的治理是有其客观条件的。
有研究表明,毛乌素在古时曾是一片水草丰美的地带,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导致了自然带的迁移,因此这里存在着“草原-沙漠-草原”这样的交替演化现象。不当的人为活动会加重土地的沙漠化,人为治理是帮助它恢复到原有的生态。
而自然形成的原生沙漠并不需要也无法被人为治理,这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维持着内在的稳态,和外界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此,我们应该用更为立体的眼光看待沙漠,毕竟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坏,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以此来保持平衡。
青藏高原隆升就深刻展现了一种自然的平衡,它是如今中国沙漠格局形成的重要推手。
因为青藏高原,控制中国的行星风系得到了重塑,让本是沙漠戈壁的中国东南地区,成为了古人画中的诗意江南。
同样是因为青藏高原,自印度洋而来的水汽援助,无法抵达深居内陆的中国西北地区,因此旱上加旱,飞扬着古人笔下的大漠孤烟。
简直令人称奇!
与此同时,在生态十分脆弱的沙漠边缘地带,形成了上述提及的沙地,这里需要人类给予特别的关心和照顾。
一粒粒乘风而来的沙,或脱落自高山,经历了层层筛选;或吹落自冲洪积平原,以及像雅丹这样的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最终汇聚起浩瀚无垠的沙海。神秘而又壮丽,荒芜但不单一。
在得到“风”这位艺术大师的指点之后,沙粒们舞动、奔跑、飞扬,汇聚成弯月、羽毛、波浪!在这片荒寂的大地之上谱写出一曲欢快而又柔美的自然乐章。
图集:来源于中国国家地理微信公众号
备注:图片上有作者水印
引用自:中国国家地理微信公众号. 放轻松,其实沙漠没有你想的那么恐怖.
编辑:小罐
发表日期:2023.12.10
整理人:杨贻婷,北京师范大学乐育书院2021级地理科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