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外来物种名录
一、 前言
二、 外来植物名录
1. 薇甘菊
2. 假臭草
3. 蓝花丹
4. 鹤望兰
5. 马利筋
6. 非洲霸王树
7. 沙漠玫瑰
8. 金边龙舌兰
9. 非洲天门冬
10. 秘鲁天轮柱
11. 翼茎阔苞菊
12. 菩提树
13. 桉树
14. 虎刺梅
15. 喜旱莲子草
16. 五爪金龙
17. 阔叶丰花草
18. 光叶丰花草
19. 皱果苋
20. 马缨丹
21. 凤眼莲
22. 小叶冷水花
23. 南美蟛蜞菊
24. 鬼针草
25. 含羞草
26. 粉绿狐尾藻
27. 马占相思
28. 黄蝉
29. 铺地黍
30. 大黍
31. 飞扬草
32. 草胡椒
33. 红花酢浆草
34. 双穗雀稗
35. 南美天胡荽
36. 小酸浆
三、 外来动物名录
1. 福寿螺
2. 非洲大蜗牛
四、附录:保护动植物名录
1.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水蕨
2.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小灵猫
五、 参考资料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外来物种名录
(草案)
图片1 南美蟛蜞菊
一、前言
作为世界上物种丰富度首屈一指的大国,我国被国际保护组织誉为“生物多样性大国”和“生物多样性全球热点地区”。但随着全球化的不断进展,不同区域间物种交流明显增多,入侵我国的物种数量急剧增多,不断挑战着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上限,我国生态环境安全遭受巨大挑战。
据《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及政府公报,截至2020年8月,全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这些外来入侵物种主要分布在西南和沿海地区,其中广东省是我国入侵物种数量最多,形势最严峻的省份。
珠海作为我国仅次于深圳的第二大沿海口岸城市,毗邻港澳、沿海沿江、水热充沛、国内外交流往来频繁成就了珠海的繁荣,但也带来了生物入侵的危机。防范治理生物入侵,守护生态环境和谐永续是我们迫在眉睫的共同任务。
外来物种是指出现在某一地理区域、生态系统或环境中的非本地生物种群,可能是自然扩散或人类引入,包括所有出现在新地理区域的非本地生物种群。外来物种不一定带来破坏,有些能与当地物种和谐共存,甚至对生态系统产生积极影响。
外来物种可能与当地物种竞争资源,改变生态格局,影响生态平衡,但也有可能在达到新的平衡过程中对生态系统产生积极影响。
而外来入侵物种是指对当地生态系统、经济或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外来物种,通常具有快速繁殖、迅速扩散并占据新生态位的能力,可能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原有生物群落产生负面影响。
外来入侵物种具有强大适应、繁殖和传播能力,会改变原有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可能导致当地生物多样性减少、资源利用率下降、生态平衡受损,危及生态系统存续,原有生物群落产生负面影响。
从以上对比可知,外来物种和外来入侵物种之间没有明
确的界线,且调查评定的过程费时费力,具有严重的滞后性,加之外来物种的分布往往具有地域性,往往一个外来物种尚未被认定为入侵物种,但在某地早已泛滥成灾。
概括地来说,关于生物入侵,有以下几点是公认的:
1.入侵途径
(1)自然入侵:通过空气流动、水体流动或由昆虫、鸟类的传播,植物种子或动物幼虫发生自然迁移,造成生物危害。
(2)人为引进:分为有意引进和无意间引进。有意引进包括出于观赏、饲料等目的;无意间引进则是随着进出口贸易、海轮或入境旅客无意间被引入的,例如松材线虫就是由进口设备的木制包装箱带进来的。
(3)无意间传播:如入境旅客携带的水果、肉类、宠物,甚至衣物、鞋底沾染的生物质,也可能成为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
2.入侵种类分类
3.根据入侵种类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可以将其分为自然入侵、无意引进和有意引进三种类型。按照《林业和草原主要灾害种类及其分级》规定,将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划分为4级。
4.恶性入侵(1级):在国家层面对森林、草原、湿地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环境造成巨大损失与严重影响,入侵范围在1个以上省。
5.严重入侵(2级):在国家层面对森林、草原、湿地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环境造成较大损失或明显影响,入侵范围在1个以上省。
6.局部入侵(3级):没有造成国家层面的大规模危害,在1个及以上省分布并造成局部危害。
7.一般入侵(4级):危害不大或不明显,并且难以形成新的入侵发展趋势。
8.入侵物种的特征
入侵性强的物种通常具有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它们在新环境中可能因为缺乏自然天敌而迅速繁殖,抢占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导致生态失衡和其他本地物种的减少和灭绝。
9.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的危害包括以下内容
(1)外来物种入侵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2)外来入侵物种导致生态灾害频繁,危害我国粮食安全。
(3)外来物种入侵严重威胁我国生态安全
①造成入侵地生态系统失衡和生物污染。
②外来入侵物种挤占本地生物资源与空间,形成单优种群,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③外来入侵物种能够破坏遗传多样性、改变物种进
化方向,损害我国的生物基因资源。
(4)外来入侵物种可能被用于敌对性攻击,危害我国国家安全。
(5)破坏景观完整性与天然性。
本组人员于2024年7月-9月暑假期间对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园区内大部分区域进行了生物普查,主要针对对象为地表植被,通过比对确定了本名录所载外来物种名录,涵盖植物、动物,外来物种和外来入侵物种。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物种虽然在全国名录中被列为外来入侵物种,但在校园内并未扩散,如皱果苋;而一些物种虽然在现有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中并未出现,但在校园之内已呈现蔓延之势,具备典型入侵物种的特征与危害,如南美蟛蜞菊。
鉴于以上情况,针对珠海校区园区,编写组人员结合实际,参考已有权威名录,根据蔓延情况和危害性初步估计,将本目录所记载的外来物种都重新划分为入侵级
别,将进入原因划分为人为引入、蔓延进入两类。
文章节选自山海学社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9XuBiwJoTAcuMm0Xr34Fcw
整理人:惠熙原,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023级地理师范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