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景观

【地理景观】自然景观篇丨潮汐树

发布时间:2024-09-21 20:02:00 浏览量:

图一 潮汐树


潮汐树是一种特殊的地貌,因形状酷似树枝而得名,通常出现在潮间带,即潮水涨落之间暴露出来的区域。这种地貌的形成与落潮流对滩面的侵蚀作用有关。

潮汐树是如何形成的呢?首先需要有丰富的泥沙。潮间带上出露的沙泥滩质地松软,易于侵蚀,是潮沟形成的前提条件。

还需要一定的动力条件——潮水的涨落。涨潮时,潮水逆推河水,向上爬升,流速较慢,侵蚀作用弱,主要以淤积为主。落潮时,潮水回落海面且落差大,同时在重力的作用下,流速快,以冲蚀为主,于是潮水就在潮滩上冲刷形成了冲沟。长此以往,落潮潮水不断加深沟槽,且同时伴随溯源侵蚀、侧蚀,汇流面积会不断增加,潮沟的主干和树枝状分叉则逐渐壮大形成“潮汐树”。 所以“潮汐树”就是特殊的潮沟。

为什么潮汐树呈现出从陆地到海面越来越粗的形态呢?受河水顶托作用,越靠近陆地,潮水流动的速度越慢,侵蚀作用就弱,形成的潮沟便浅而细;而退潮时,陆地与海面的落差大,潮水的流动速度快,侵蚀能力强,侵蚀作用大,故越接近海面,潮沟越粗越深。

潮汐树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退潮时,这些树枝状结构暴露出来,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许多摄影爱好者和自然爱好者前来观赏。


参考:

“长”在潮滩上的“树” - 知乎 (zhihu.com)

潮汐树_百度百科 (baidu.com)

图片来源:

潮汐树图片_百度百科 (baidu.com)

(整理者:闫琼月,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022级地理科学专业)